学术交流

长治学院刘瑞祥等人赴匈牙利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发布日期:2018-11-06    浏览次数:

       在长治学院“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项目及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下,在学院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应匈牙利圣伊斯特万大学(Szent Istvan University)及2018年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国际会议组委会(简称2018 ICBB)的邀请,长治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由刘瑞祥团长带队,任嘉红、雷海英、白变霞共四位同志于2018年10月23日至2018年10月30日赴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参加了“第八届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此次出访交流,不仅是一次学习之路,交流之路,也是一次文化体验之路。
       一、
参加学术会议具体内容

     (一)听取会议报告并提交学术墙报
      ICBB国际会议至今已成功在香港、新加坡、泰国、德国、巴基斯坦等地举办过七届,分别来自全世界30多个国家的学者参会,在往届会议中邀请到了包括爱斯维尔年度高引学者获得者、汤森路透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学者等学术界有资深影响力的知名学者参会交流。本次会议由亚太科学工程技术协会(APASET)、匈牙利圣伊什特万大学(Szent Istvan University)、匈牙利科学院农业研究中心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波兰科学院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大会旨在通过口头汇报和学术墙报展示等互动讨论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以促进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及产业的发展,为从事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最新技术、了解国际研究前沿和热点的平台,并邀请领域内资深科研人员做大会报告。会议内容涵盖了生物技术、细胞和癌症免疫、基因组和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以及生物探针、生物传感器、纳米粒子的应用等领域。
      会议主要包括口头汇报和学术墙报展示两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1. Bela Pukanszky, Halloysite Support for an Enzyme and its use for the Controlled Enzymatic Degradation of PCL(高岭石用于控制PCL酶的降解)
      2. Nongyue He, Selection of Specific DNA Aptamers for Molecular Classification of Breast Cancer Subtypes(乳腺癌亚型分类特异性DNA适配体的选择)
      3. Gábor Kocsy, Involvement of the Ascorbate-Glutathione Cycle in the Control of miRNAs and Their Targets in Wheat(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对小麦中miRNA及其靶点的亚类群的调控)
      4. Anna Kurzynska-Kokorniak, Unknown Areas of Activity of Human Ribonuclease Dicer: the Annealing Activity(人类核糖核酸酶分解剂活性的未知领域:退火活性)
      5. Vincent Thery, New Thiamine Diphosphate Activation Model and Therefore New Paradigm on ThDP Structural Function(二磷硫酸胺(THDP)活化新模型及其对THDP结构功能的新解)
      6. Asma Karim, Use of CO1 gene sequences for computing genetic diversity between Cirrhinus mrigala from two different habitats (Farm and River) (利用CO1基因序列计算两种不同生境的毛犀牛的遗传多样性)
      7. Hiroaki Sakamoto, Electrochemical DNA biosensing for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using nanoparticle modified probe(用纳米颗粒修饰探针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电化学DNA生物传感)
      8. Hea Ja Shin, A novel SPR biosensor for rapid label-free detection of E. coli(一种用于大肠杆菌快速无标签检测的新型SPR生物传感器)
      9. Abrankó László, Method for monitoring Zn incorporation in fortified yeast products(一种新型的SPR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增强型酵母产品中Zn的含量)
     10. Shin-ichiro Suye, Biodevice for biofuel cells combined with carbon nanomaterial and carbon binding peptide fused enzyme(结合碳纳米材料和碳结合肽融合酶的生物燃料细胞装置)
     11. Naseem A. Gaur,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S. cerevisiae natural isolate for C5/C6 cofermentation(啤酒酵母C5/C6共发酵分离物代谢工程)
     12. Carolina Paz Quezada, Incorporation of redox-proteins (azurin) coupled to biosynthesized Quantum dot as photosensitizers in solar cells(在太阳能电池中将氧化还原蛋白作为光敏剂结合在生物合成量子点)
     13. Assad Ahmed Al-Thukair, Naphthalene and Pyrene degrade- eation by novel bacterial strains isolated from an oil-polluted site in the Arabian Gulf(分离自阿拉伯海湾石油污染地区的对萘和芘进行降解的新菌株)
     14. Jan Cervený, Systems biology approaches for advancing biotechnology of microalgae(推进微藻生物技术的系统生物学途径)
     15. Vladimir Lvovich Kodkin, Identification of dynamic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of the person and formation of a prerequisite of optimization of his heart rhythm(人心血管系统动力学的鉴定与其心律优化先决条件的形成)
     16. Pavel Viktorovich Khramtsov, Bioconjugates of carbon- encapsulated iron nanoparticles for NMR-based assay(用于核磁共振测试的碳包覆纳米铁粒子生物偶联物,)
     17. Shin-Yi Tsai, An Investigation of Whole-Genome Genotyping and Whole-Genome Sequencing in Metabolic Syndrome, a Circadian Rhythm-Related Disease(关于代谢综合征疾病的基因型分型和全基因组序列的调查)
     18. Li Sijin, Self-assembling Nanofibers Elicit potent HPV16 E7-specific Cellular Immune and Significantly Suppress TC-1 Grafted Tumor Growth(自组装纳米纤维可以诱导高效的HPV16E7特异性细胞的免疫,并显著抑制TC-1移植瘤的生长)
     此外,在会议期间还展出成果优秀科研工作者的学术墙报(其中包括本团队参展的学术墙报The study on resistance of poplars canker disease induced by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released from Burkholderia pyrrocinia JK-SH007),供参会代表交流学习。
    (二)参访圣伊斯特万大学、布达佩斯兽医大学
      会议结束后,对圣伊斯特万大学进行了访问。进入圣伊斯特万大学校园感受其校园文化,走进开放的教学楼,与校园内的学生交流,进一步了解该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校园文化。


      二、出访收获

      本团四名成员在出访期间,认真听取会议报告内容,与国内外学者进行相关领域的交流,了解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前沿,对于日后更好地建设“1331工程”特色学科起到积极作用。本次出访收获颇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通过听取生物技术相关的报告,诸如利用CO1基因序列计算遗传多样性,代谢综合征疾病的基因型分型和全基因组序列的调查等,可以看出生物信息学这一新兴学科,在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性,通过听取关于生物探针、生物传感器、纳米粒子的研究报告,对我们今后的教学科研及应用型方向的改革转型有重要的启发作用。无论今后在“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中,圆满完成学科建设任务,还是在教学科研的转型发展中,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通过听取与微生物学相关的报告,如从阿拉伯海湾石油污染地区分离对萘和芘进行降解的新菌株,啤酒酵母C5/C6共发酵分离物代谢工程等,同时在与相关学者交流我们团队的墙报,首先是对我们团队多年关于根际有益微生物方面研究的肯定及国际交流,同时也启发我们今后在分离筛选不同功能根际有益微生物的同时,结合新的思路对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合地方特色将其加以利用。因此,在日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与地方企业,如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结合实际应用效果,有针对性地不断改进与完善,促进研究成果的实际转化,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三)通过访问圣伊斯特万大学、布达佩斯兽医大学(欧洲最国际化的公立高校)。由匈牙利教育部直属,2016年由圣伊斯特万大学-兽医学院独立出来,其在生物学硕士课程的教学领域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穿梭于校园内,碰到来来往往不同肤色的学生,能感受到其浓浓的国际化校园文化,通过进一步交流,了解其课程的多元化与课程的灵活性,同时也能感受到当地学生的热情与活泼。
      
       三、出访心得与体会
      (一)本团队四名成员非常珍惜此次出访机会,非常感谢长治学院“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项目及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感谢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通过参加此次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国际会议,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对日后更好地建设“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及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完成与申报,建设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相关学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与相关学者交流学习,让我们带着新想法,新思维,新尝试开启下一步工作计划。
       (二)通过参加此次国际会议,熟悉参加国际会议的各项流程,包括办理因公护照、签证等的相关手续,感受到了各部门工作的严谨性。
       (三)通过参加行前培训,更加明确了此次出行的使命与职责,强化了出国期间对于异国文化的遵守及遵守我国法律法规、强化纪律、安全防范意识、保密意识和各项注意事项的必要性。
       本团队此次出访期间,团长及全团人员遵守法律法规,严守外事纪律、保密纪律,杜绝不文明行为,无擅自改变行程、与公务无关的变相旅游等“四风”方面的问题。四位教师出访期间均取得一定的出访成果和经验启示,也对今后工作进行了规划安排。
 
 
 
 

 

 

 



       

上一篇
下一篇